中国药科大学论坛|中国药科大学bbs|童家巷24号|药科大论坛|药大论坛|药科大bbs|药大BBS|中国药科大学考研论坛|神农茶馆|神农药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点击上图,快速注册

中国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介绍
查看: 2722|回复: 0

[信息时报]中国大学的出路不在搬进四合院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威望
0 个
金币
87 枚
贡献
0 点
在线时间
7 小时
阅读权限
30
帖子
13
精华
0
积分
109
UID
11356

优秀版主奖 最佳新人奖

发表于 2008-7-25 14:12:22 |显示全部楼层
7月22日,学者张结海在《广州日报》撰文,从剑桥大学为徐志摩竖碑谈起,提出从环境决定论的角度看,剑大有两点值得中国的大学借鉴,一是四合院封闭式建筑的各个学院,二是建在小城市里。他认为,中国学者只有安静下来,才能迎来产生诺贝尔奖得主的日子。

张结海的见解有一定道理。然而,学者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中国的大学才有希望吗?笔者以为,这样的想法有失简单。

张结海说,“一进剑桥的四合学院,一股久违的安静感扑面而来”。笔者相信这是他真实的感受。只是在笔者看来,封闭式建筑能给人的,只是表面的“安静感”。学者能否潜心治学,跟所在的校舍样式,其实关系不大。据笔者所知,我们不少名校的校园里,都有大量古式建筑,在它们里面工作的教授们,就一定都能心如止水吗?

诚然,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热衷于建大楼的大学,不是有大学精神的大学。然梅贻琦先生的意思,并非大学就不能盖大楼。他的本意应是要办出好大学,光有硬件是远远不够的。香港科技大学的主楼,就是现代化的智能建筑,从未有人说这样的教学条件不利于多出科研成果。

徐志摩游学过的剑桥大学,建在一个仅几万人口的小城市,这点不仅为张结海所欣赏,也常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其实,大学办在宁静的小城市,并不是办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东京大学、莫斯科大学、巴黎第六大学、香港大学等,都建在繁华的大都市里面,它们不都是享有崇高声誉的世界名校吗?

张结海不无遗憾地提出,自从顾宪成挂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句话就不幸地成了“被批判的对象”。其实,学者关心国家大事,未必就是追求名利。事实上大多数诺贝尔奖得主,绝非关在书斋中的书呆子。

不可否认,中国大学需要“康桥灵性”,需要抵挡俗世的喧嚣。只是,问题重重的中国大学,最大的方面不是学者浮躁。中国大学的出路,不在搬进四合院,或者搬到小城市去。高度行政化的大学管理体制得不到改变的话,将剑桥的校园和周边环境原样复制过来,也是白搭。

                                                                                信息时报 2008-7-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站为中国药科大学校友创办的非官方论坛,您在本站所看到的内容均为会员自愿发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有责任由发布者承担。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警告: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社区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如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管理员!
客服:[email protected],中国药科大群:2385248

Archiver|中国药科大学 ( 苏ICP备10016896号-3 )

GMT+8, 2023-6-8 00:45 , Processed in 0.1014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